太平洋時間6月27日,楊翰森的第一場發(fā)布會召開。其中一位記者將語速放慢,問楊翰森:“我好奇你的名字怎么發(fā)音?”
這個細節(jié),想展開講講。
我剛來美國的時候擔心當?shù)厝藷o法發(fā)音我的名字,所以用了英文名。
后來,勇士的一位記者告訴我,“別人發(fā)不出你的名字是別人的問題。你的名字是你的父母給你的。代表了你的父母對你的期待。我很喜歡你的名字?!?后來我與身邊人相處的時候都用中文名。
那位記者的發(fā)問,并非只是為了音節(jié)與聲調(diào)的準確,是對楊翰森所帶來的文化背景的尊重。記者愿意放下“理所當然”的英文發(fā)音習慣,去學習你熟悉的語音系統(tǒng)。
這個學期學的一門歷史課中,談到了西方也在反思過去的“西方中心主義”。在殖民歷史、全球化語境里,英語長期被視為“更高效”、“更國際化”的語言。非英語名字常常被隨意改寫,亞洲名字被西化、非洲名字被音譯。
例如,字母哥的名字Giannis Adetokounbo,但為了適應希臘的拼法變成了Antetokounmpo。這背后是在要求少數(shù)族裔向主流靠攏。
全球化永遠是時代的主流,跨文化交往最寶貴的部份就在于“相互學習”。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,也是社會里最有力量的權(quán)力結(jié)構(gòu)之一。誰掌握了主流語言,誰就擁有了更多解釋權(quán)、定義權(quán)、敘事權(quán)。
楊翰森踏入NBA,也意味著更多國際面孔的到來。在文化意義上,這是一種將敘事從單向轉(zhuǎn)為雙向。去表達你是誰,由你自己來決定。
體育的魅力在于,這是一種超越語言的傳播方式。即便聽不懂科比的語言,你依舊能從他每一次出手、每一聲吶喊,洞察到他的靈魂。正如教練昌西今日所言:“籃球,本身就是一門‘通用語言(universal)’。”
在今天的其中一個問答中,楊翰森原想用中文作答,但立即切換到了英文。在潛意識里,他同樣在帶著包容的、謙卑的心,學習用另一種語言,講述自己的故事。他的勇氣,于無聲處見崢嶸。
當然,抬高太多有失本意。作為運動員,開心打球就好。
布爾克追加禁賽3場,成都蓉城、長春亞泰和上海海港沒想到還能有意外收獲。在上一場足協(xié)杯半決賽上,布爾克被紅...
2025-08-23北京時間8月23日19點35分,中超第22輪,上海申花將在客場對陣青島海牛。賽前,申花主教練斯盧茨基攜球員薛慶浩出...
2025-08-23東方網(wǎng)記者丁一涵8月23日報道:8月22日,西甲聯(lián)盟在西甲上海足球?qū)W院舉辦新賽季啟幕交流會。西甲聯(lián)盟中國區(qū)代表...
2025-08-23體育播報8月23日宣 德甲首輪比賽,拜仁6-0擊敗萊比錫,格雷茨卡此役為拜仁首發(fā)出戰(zhàn),開場第5分鐘疑似腳踝受傷,但他...
2025-08-23應朋友們的要求。聊聊馬林,這位不適合英超的德國梅西。1989年3月13日,馬爾科·馬林出生于波黑的波斯尼亞格拉...
2025-08-23